半新盤鬆綁 二手生力軍增 準買家可吼筍盤
部分3年前開賣的大型新盤,已經鬆綁額外印花稅(SSD),放盤增加之下,帶旺二手成交,本刊統計18個2013年開售屋苑,現時811個放盤中有八成五已鬆綁SSD,個別單位「有價傾」,準買家不妨伺機留意。
2010年額外印花稅(SSD)出台,規定買家指定時間內轉讓單位要付稅,以減短炒情況,2012年更提高稅率及延長適用期至3年。事實上,今年涉及SSD的成交比去年已有回落現象,反映業主短期出貨心態不強(詳見另文——業主不急出貨 SSD成交跌27%)。
2013年開賣之新盤所束縛的單位已陸續鬆綁,故市場買賣放盤增加,二手成交亦浮現。綜合成交資訊來看,主打中小型單位的新晉屋苑相對較受買家歡迎,例如元朗溱柏及尚悅、粉嶺逸峯等,個別提供開放式及1房細單位,例如尚悅近兩個月二手共70宗成交,相當旺場,反映業主睇準時機「甩貨」,價錢上或有得傾,必定刺激交投量。
經本刊粗略統計全港18個當年開售新盤,現時共有811個二手買賣放盤,當中123個仍受SSD捆綁,佔約15%,比例不算高,相反來看,即有688個SSD鬆綁單位,當中10個屋苑全數放盤已經鬆綁SSD,例如溱柏有約160個買賣放盤。個別2013年底開賣的新盤,亦有業主開始放盤,如屯門瓏門II目前有約33個放盤,全數仍受SSD限制。
珀‧軒第一滴血 內地業主蝕$61萬
綜合各屋苑入場單位來看,大部分入場單位均比一手買入價高,個別放盤叫價比買入價低,反映業主以蝕讓價求售,例如油麻地珀‧軒中層248平方呎開放式C室,業主以$500萬求售,較2013年一手買入價$572萬低$72萬或約13%。另消息指,馬頭角曉薈低層實用204平方呎A室,業主以$418萬放售,比買入價$420萬帳面蝕$2萬。
縱然未必有太多業主願「交稅離場」,但樓巿於年中跌勢喘定回升,更升至近去年高位水平,惟樓市前景不明朗,部分業主看準時機於SSD滿刑後即時「甩貨」,沽貨以持盈保泰,個別原因是伺機換質素較高單位或投資者減磅。
市場近日錄得數宗2013年12月初一手入市期滿後即沽貨成交,例如昇薈本月已錄3宗成交,其中實用1,034平方呎3房以$1,020萬沽,比買入價賺近$245萬;油塘OCEAN ONE實用775平方呎3房近日以$950萬轉手,帳面雖賺$14萬,計及雜費實蝕約$30萬,據悉原業主有多次借貸紀錄。共通點是原業主選擇盡早沽貨,可能擔心遲賣更平,故屆滿3年SSD期限,即果斷沽出單位。
加辣效應 投資者主動減價求售
不過,市場上部分新晉物業出現蝕讓成交,如珀‧軒、曉薈上月錄得首宗二手成交兼「流血」個案。市場消息指,珀‧軒一個的實用233平方呎低層E室,由內地客持有,上月以$450萬易手,單位連租約$1.2萬售出,估計新買家即時享3.2厘金回報。可留意的是,原業主於2013年5月斥$511萬購入,雖然已鬆綁SSD,惟帳面已蝕約$61萬。另曉薈低層實用204平方呎開放式上月4月(即政府公布加辣當日)簽署臨約$382萬售出,原業主於2013年以一手價$421.9萬購入,帳面已蝕約$39.9萬。
政府上月加辣,持有多一間物業的業主須付15%新稅,換樓客一如以往,指定時間內可享有「先買後賣」的退稅,簡單而言,先買的換樓客仍須先付出15%稅款。有代理透露,個別業主因應政府新政策,有意轉換環境的一手業主打算先賣後買,以減低新稅所帶來的問題;有代理亦指個別收租投資者於加辣後主動減價求售。如準買家欲入市,的確可伺機於新晉屋苑搵合心水單位,新樓之餘,價錢或者「有得傾」。
10 Dec 2016
經濟日報置業家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