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翹楚:除非外圍突變 否則樓價難下
2013年04月06日 星期六
撰文:甘潔瑩、陸瑋濠、梁子謙欄名:封面故事
高緯環球大中華區評值諮詢部董事張翹楚稱,樓價見頂與否,還要參考整體物價的表現,若物價上升,樓價上漲亦無可厚非,但若是背道而馳,又或是樓價升幅較物業高一截,即樓價表現異常,有機會是樓價見頂。而近期市況持續淡靜,相信是因復活節及清明節時間接近,業主或準買家外遊,令買賣減少。
盡管市場屢錄減價成交,但張氏不認為樓價有機會大幅調整,因在多項的新稅項如SSD、BSD、以及收緊按揭成數下,換樓客要更大的誘因始會放售物業,特別是早幾年入市的業主,當時承造按息不足1厘的按揭,而現時最低息按揭亦要近2厘,利息支出較前多出1倍,加上高樓價的環境下,業主換樓有難度,變相令二手市場放盤減少,交投量減少。
計算加息後負擔 勿借盡入市
另一個支持港樓市發展的除人民幣外,世界各地的幣值同樣貶值,中國發展佳有利本港經濟發展,而人民幣與港幣之間滙率差幅,還足以支付SSD及BSD等稅款,故尚有內地客到港買樓,也反映本港物業尚具價值,料樓市仍然靠穩。
張翹楚認為,可令本港樓價出現調整,最大可能是受外圍經濟因素,如97及08年金融風暴,又或不可預見的因素影響,如03年的沙士爆發,這個重大因素才會打擊樓市,令樓價下挫,因目前本港經濟基調良好及穩健,加上從過去的經驗發現,磚頭保值力優於其他投資產品,因此,認為本港日後若不幸遇上經濟逆轉,對樓市的打擊未必如過去般強勁。
對於出入市策略,張翹楚認為,雖然現尚處於低息期,但物業供款年期多介乎20至30年,建議準買家宜衡量供款是否在加息後還能負擔得來,千萬別因短期低息的利好因素而借盡入市,可免日後要承擔沉重的供樓負擔。
經濟日報
置業家居
6 April 2013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